暴雨过后的思考:超大城市如何应对洪涝灾害
作者:高菲 叶曾 发布时间:2023-08-21

北京作为超大城市,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、人口的高度集中,使北京面临的灾害风险具有放大性、复杂性和连锁性等特点。近日,受持续性暴雨袭击,京津冀地区遭受洪水侵袭,给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,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,也反映出我们的城市在应对灾害冲击和侵扰的能力上仍有不足,在面对“突发性高、可预见性低”的灾害风险时仍处于被动状态。面对洪涝灾害,如何提升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?带着这个问题,我们梳理了一些国内外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经验,以期对受灾地区恢复和发展提供某些借鉴。

一、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强韧性的城市

国际上许多城市已经将韧性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的规划与战略中,并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完善了相关立法、政策和标准。“韧性城市”也被写入北京市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。韧性城市建设包括工程、生态、经济、社会等多重维度,不仅要从“硬件”着手,更要从“软件”上下功夫。

一是推进高标准的综合性防汛排涝系统建设,提高城市防汛防涝韧性。按照国际先进水平,系统规划防汛排涝设施,确定适宜的建设标准,达到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的要求。根据城市空间特点和实践经验,合理进行暴雨防汛分区,科学规划防汛排涝设施布局,缓解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洪水内涝风险损害,确保重点区域和重要设施的防汛排涝安全。借鉴伦敦、东京等城市的经验,在地下空间的深层建设骨干排水廊道,与低洼处立交桥、河湖连通,形成地表地下立体排水,提高排水系统排水能力,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。

二是积极将政府、社会、企业、市民等多元主体纳入韧性城市建设体系,提升全社会韧性。以提升市民的“韧性”意识和应对风险能力为目标,构建多样化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体系,特别关注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病患者和残障人员等灾害风险脆弱性人群。加强与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协作,实现“公助+共助+自助”,提高多主体参与率及应急效率。

二、构建平战结合的城市运行保障体系

在防汛排涝、生命线安全、交通安全、建筑及服务设施保障等与城市运行密切相关的领域,抓住规划、建设、运营关键环节,把握平时、灾前、灾时和灾后关键节点,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超前谋划布局,构建全过程、多节点的韧性运行应对体系。

平时,重点对城市运行常态化进行安全规划和重点管理。城市规划中要注重提升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及相关服务设施的自身可靠性、相互关联性和灾害适应性,突出冗余性、连通性和模块化特征设计,在空间和时间上分担风险。运行管理中要注重常态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日常维护、安全隐患排除和老化设施更新,全面提高各类设施的稳健性和适应性。

灾前,完善突发安全风险事件监测预报预警体系,重点监测重要设施和主要危险点,结合城市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,突出堤防、防洪闸、排水沟渠、排涝泵站等防汛设施;排查防洪、地下管线、综合管廊、交通等设施;发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先进仪器设备和全社会参与的作用,提前准确预警,提高城市抗风险和抗干扰能力。

灾时,第一时间启动城市应急管理和社会综合服务系统,形成统一和协同的应急力量,分级实施应急指挥和组织救援,快速覆盖到全市相关区域范围和人群,实现城市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;城市水、电气、热、通讯等生命线维持运行,保障重要设施和场站不发生次生灾害,畅通救灾道路,提升灾害适应能力。

灾后,快速开展城市设施和相关运行系统重建,充分考虑城市运行规律、居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,及时恢复城市功能;研究在灾害风险应对中暴露出的城市运行缺陷和不足,通过灾害学习和总结,找到薄弱环节和短板,及时加固升级,完善灾害治理技术和安全风险应对体系,不断改进以适应环境,进一步加强城市韧性。

三、统筹好灾后重建和长远发展

当前,全市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,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提出要保持“三个清醒”,毫不放松抓好救灾重建重点工作。同时也要认识到,水灾是灾难,也是机遇,要把灾后重建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、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,提高重建的整体效能。

一是灾后重建家园要充分利用好四个有利条件。一要利用好群众空前的政治热情,增强人民凝聚力,改善党群关系、政群关系、干群关系;二要利用好群众强烈的灾后重建意识,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这是灾后重建的强大内在动力;三要利用好灾后提供的治理空间,不破不立,也为高起点、高水平城市治理提供了有利空间;四要利用好灾后重建的政策机遇,用足、用好、用活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。

二是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。大灾过后,可以暴露出许多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。在灾后反思的基础上,结合各行业特点,制定出相适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,以“一年基本恢复、三年全面提升、长远可持续发展”为总体思路,坚持系统思维,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将重建工作与韧性城市建设、人居环境改善、“百千工程”等有机结合起来,以灾后重建为抓手,着力把受灾地区打造成为安全发展样板、高质量发展样板、宜居生活样板。

三是灾后工作的落脚点要放在发展上。受灾就是一次机遇,是灾区经济全面调整和大发展的机会。灾后重建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,统筹规划,合理布局,依靠科技,精心组织,不搞简单复制型恢复,要统筹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,谋划一批管长远的基建、产业、能源等项目,通过发展来解决难题。

(本文章未经许可,严禁转载)


更多阅读: